奈微光董事長 邱俊榮(右)與科技藝術家 邱晴菲(左)一起出席「光電醫療冬季學術研討會」圖/台灣奈微光提供
【記者謝振寶/科技綠能】日前奈微光董事長邱俊榮應邀出席「2024年光電醫療冬季學術研討會」,與來自學術界、醫療界及產業界的專家學者深入交流,並探討矽光子感測技術如何推動光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會中,身兼成大醫學院院長的光健康醫療協會理事長沈延盛表示「生醫科技已成為21世紀關鍵產業!」
近年來,光電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持續擴大,所謂的“大健康光電”包括了UV、IR等各個波段的光源,或雷射,和影像、感測、光治療,以及遠距醫療、遠距照護等範疇。在研討會中,多位專家分享了相關研究成果與應用,包括:成大化學系葉晨聖教授從奈米醫學的宏觀角度出發,闡述其研究團隊如何利用細菌膜開發出世界級的奈米螢光元氣彈與抗癌技術的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工奈米所副所長廖倫德則著重介紹腫瘤邊界評估、血液循環監測及神經影像技術的進展;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謝佳訓分享了如何藉由光學成像、光療法和光敏劑等方法,提升腫瘤識別與治療的效果。
光電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延伸應用是一門極具創新性的學科,尤其在持續性生理監測與病理成像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這需要利用各種波段的光源,如X光、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及太赫茲波等。其中,紅外光(IR)在體徵感測、健康分析及疾病早期診斷等方面尤為重要,例如心律、血壓、血氧、體溫以及病灶釋放的氣體,甚至血糖濃度的監測。
奈微光的矽光子感測技術正是以激發矽材料發出紅外光為基礎,具有高靈敏度、低功耗及模組化設計等優勢。不僅可以實現多功能的生理氣體感測,還能根據客戶需求,設計特定波長的中紅外或長紅外光,用於非侵入式檢測,為個性化醫療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大健康光電技術正引領醫療與健康管理的創新變革,不僅推動了從預防性醫療到個性化健康管理的應用普及,還為全民健康福祉創造更大價值。作為光健康領域的先驅,奈微光專注於矽光子感測技術的開發,憑藉高靈敏度、低功耗及模組化設計的優勢,實現多功能生理氣體監測及非侵入式檢測,為個性化醫療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在產學界的攜手努力下,大健康光電仍需逐步構建完整的生態系,讓產業在每個波段上,發揮“光”之所長。
(工商時報/2024.11.19)